台北 | 展覽 | 藝文活動資訊分析 | Yesart Gallery意識畫廊「王筱雯個展」光體: 了解海洋生物,減少氣候變遷的影響 @這裡創見藝文 Here hearR art
了解海洋生物,
減少氣候變遷的影響
@這裡創見藝文 Here hearR art
◔
◕
- 意識畫廊介紹
- 光體展覽介紹
- 王筱雯及其作品
- 值得參訪的原因
█▒ 意識畫廊介紹
Yesart Gallery Introduction
Yesart Gallery意識畫廊於2010年成立,
由數名專業經理人及藝術人士共同組成,
空間分為一、二樓。
一樓是藝術空間,二樓則是蔬食及咖啡廳,
也有部分藝術品在二樓展示。
藝術品方面,
平面及雕塑作品都有經營(銷售),
網站上也有做銷售,
他們的官網有非常詳細的服務內容。
前來參觀之前,
建議先打電話詢問今天畫廊是否有營業,
據服務人員所說,
他們經常所有人一起到外地出差,
畫廊會暫停營業。
█▒ 光體展覽介紹
Luminaries Exhibition Introduction
「光體」個展是王筱雯歷經4年的作品,
主要展出未被人類開發的海洋發光動物,
每一件作品都是用「環保」線材手工編製,
再上螢光塗料而成,
這些作品在有燈的情況下是看不出區別的,
概念就像是螢光棒,
只適合在黑暗的空間中展出。
展場內還有播放海裡才能聽到的聲音,
從視覺到聽覺有很完整的沉浸式體驗。
我在想,如果不是從事相關研究、工作,
或海底運動的人,
例如:
海底研究員、海洋攝影師、浮潛人員,
應該很難知道海中都有些什麼生物。
說真的,除了水母以外,
其他我都沒看過,
但這會不會只是我書讀得少,
有可能大家都有豐富的海底知識,
認得每件作品的生物。
看到一半時突然也覺得「光體」好有意思,
不是只有美感的藝術品,
而是還能讓我們學習海裡新知;
不是只有心靈上的對話,
而是能確實地看到、
聽到海中的一舉一動。
去年寫過一篇關於鯨魚的文章,
講述三種不同類型的創作者,
他們如何以鯨魚看待這個世界的運作,
所以在看「光體」的時候,真的有被觸動到。
海底動物幫人類吸收了高達31%的二氧化碳,
及90%人類排放的熱量,
卻要遭受過度捕撈、海洋汙染、全球暖化。
藝術家王筱雯希望透過這次的展覽,
我們能夠更加了解充滿怪異生物的海洋,
同時也減少氣候變遷對地球的影響。
也希望不論是人還是動物,
都應該在不干擾對方的情況下,
完成自己的事情,
把每個生命都視為平等個體,
無高下之分、強弱之別,
不以任何手段達成目的。
█▒ 王筱雯及其作品
Annie Hsiao-Wen Wang and her Artworks
王筱雯1979年出生於台灣,
10歲時跟著家人移民到西澳,
畢業後取得物理、機械工程雙學位。
在開始創作之前,曾在其他產業工作數年,
之後因為熱愛,才完成藝術的學位,
也榮獲澳洲的美術館最佳推薦獎。
2013年意識畫廊從澳洲邀請王筱雯回台展覽,
目前在台灣,繼續她的創作生涯。
說了這麼多,來看本次「光體」個展的作品。
果凍魚Salp Colony |
果凍魚是一種半透明凝膠狀的浮游生物,
屬於海鞘的動物群,
透過噴射推進的方式在海裡滑行
(就像飛機的前進方式,
果凍魚使用身體內部的進水過濾器,
向反方向噴射),
一生中有大部分時間,
與其他果凍魚排列成螺旋狀,
成群結隊的度過。
在氣候變遷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他們會產生大量快速下沉的糞便,
將碳帶到海洋深處。
八腳水螅(ㄒㄧ)Hydrozoa / 220x220x100cm |
水螅是非常小的掠食性動物,
居住在海洋或淡水棲息地,
用帶有刺細胞的觸手收集食物,
目前約有3800種已知品種,
其中有一品種名為「九頭蛇」,
其基因組合不會老化,
被斬首時甚至可以重新長出頭部。
短尾柔魚Dumpling Squid / 36x17x50cm |
又稱為「短尾魷魚」、「短尾烏賊」,
只有人的拇指大小。
與他的體型相比,他有著巨大的大腦,
透過體內發光細菌來偽裝自己。
他的隱形功能連美國空軍都研究,
改進隱形飛機的設計。
海胡桃Comb Jelly / 20x20x107cm |
外型與水母相似,是水母的遠親。
凝膠狀的透明發光生物,
在地球上已經有5億多年的歷史,
身體95%由水組成,器官很少。
海胡桃2 Comb Jelly2 / 46x46x80cm |
同上也是海胡桃,
他們有各種不同形狀及大小,
都會散發一排閃亮色彩。
海天使Sea Angel / 41x15x60cm |
最喜歡這件海天使,因為長相可愛。
學名是「裸海蝶」,
生長在北極海、南極海的水深350公尺處。
體型很小,只有4-7cm,
但別看他可愛,他可是兇猛的掠食者,
進食時頭頂會張開,伸出觸手,吞噬受害者。
泡泡珊瑚Bubble Coral / 108x73x60cm |
珊瑚是擁有類植物細胞的動物,
他們建造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結構,
從外太空都能看到其身影。
珊瑚對海洋非常重要,
就像是水下的森林,
為許多的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
保持生物多樣性。
但在過去的50年裡,
因海水溫度升高導致大量的珊瑚白化,
50%的珊瑚礁已經消失。
水母Medusa / 30x30x175cm |
「光體」中唯一是真實比例的生物只有水母,
其他作品的大小有經過等比例放大,
因為有些是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
█▒值得參訪的原因
Reasons to visit
推薦的一大原因,是他們知識水準非常高,
對於自己的展覽內容,以及展覽的延伸知識,
都了解的非常透徹。
像是這次的海洋生物展覽,
從生物的學名到身體結構、身形尺寸、
是深海幾公尺的生物,
都能鉅細靡遺的介紹,
就連不是本次展覽的海洋生物,
也能延伸講解。
非常佩服他們對於一檔展覽的資料研讀,
這大概就是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的最佳解釋,
只不過今天這條是「海路」。
甚至展覽看完還不願意走,
坐在旁邊跟服務人員聊各個國家的海底知識,
如果有想辦理校外教學的單位,
超級推薦Yesart Gallery,
他們就像領域內的百科全書,
能夠帶給我們豐富的課外知識。
謝謝王筱雯藝術家,用藝術關注海洋的議題。
讓我們知道,就算這群體在小,
仍然有人在做正確的事情。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