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 | 展覽 | 藝文活動資訊分析 | 臺灣文學館 | 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 | 始動,島孕育的 · 與海帶來的(~1895) @這裡創見藝文 Here hearR art
始動,島孕育的 ·
與海帶來的(~1895)
@這裡創見藝文 Here hearR art
◔
◕
這次介紹臺灣文學館常設展 -
「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的第二部分,
始動,島孕育的 · 與海帶來的(~1895)。
主要講述臺灣原住民的故事,
飽藏了什麼樣的智慧;
以及明鄭時期漂流來臺的古典文學,
與臺灣當地的文學,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最後則是英國帶來的白話字拼音系統,
被哪一個臺灣人推廣。
- 原住民的口傳文學
- 漂流來臺的古典文學
- 英國人帶來的白話字拼音系統
- 原住民的口傳文學
- 臺灣文學館線上展覽介紹
- 作家星圖
█▒ 原住民的口傳文學
Aboriginal Oral Literature
根據臺灣文學館的說明,
原住民是臺灣島第一批住民,
創造了最初的文化,也是臺灣文學的開端。
原住民最早期的文學,是以「口說」形式流傳。
他們以歌聲創作故事,
越是琅琅上口越能幫助記憶、便於傳遞。
一代一代的轉述英雄的事跡、動物的智慧、
神話與傳說,反映了他們面對自然的生命經驗。
口簧琴 |
口簧琴在台灣各原住民族多有之,
不分男女老少皆可演奏,
無論是在信號傳達、娛樂、求偶、
慶典婚宴、舞蹈等皆有其意義與價值。
原住民口耳相傳的文學故事有很多,
以下是我認為對後世影響較深或是較有趣的。
泰雅族 – 占卜鳥的故事
在泰雅族部落裡,鳥兒們提議舉行大力士比賽。
許多鳥兒都一一試過,就是推不動大石頭,
最後,跑出一支繡眼畫眉「希利克」。
大家看到他矮小的身材都笑了起來,
但他不理會種人的嘲笑,
拍動牠的翅膀飛到大石頭上面,
用腳輕輕一抓,石頭就慢慢地被推到河的對岸,
大家便相信他是天神派來的大力士鳥。
因此泰雅族人相信「希利克」具有神奇的力量,
將希利克鳥尊為神話鳥。
以後部落大小事,
都要先聽聽希利克鳥的叫聲或飛行方向,
來判斷吉或凶。
布農族 – 憤怒的百步蛇
有位布農族的妻子,
想縫製百步蛇花紋的衣服給丈夫,
因此向百步蛇媽媽借條小蛇,
作為縫製參考,
鄰居覺得非常漂亮,於是也想借用小蛇。
但在爭搶的過程中,小蛇不幸死了。
百步蛇媽媽非常生氣,認為布農族人不守信用,
就發動蛇族攻擊布農部落。
好幾百年間,兩族相互攻擊,死傷慘重。
兩族族長們為了平息戰火而相互誓約和平,
蛇族願意借用花紋給布農族做衣服,
布農族也答應尊重百步蛇。
因此今日看到的布農族衣服,多是百步蛇圖案。
魯凱族 – 雲豹的頭蝨家族
兩位魯凱族兄弟為了尋找更寬廣的生活空間,
在雲豹的幫助下,
找到一塊山明水鏡、
易守難攻的好地方 – 吉茶布安。
於是族人一同遷居至此,
正是今日的舊好茶部落。
魯凱族人在此逐漸壯大時,遭鄰近部落攻擊,
但在雲豹的守衛下,族人安全無恙。
當雲豹逐漸老去後,
族人覺得雲豹不應再負擔狩獵、守衛工作,
應該回到故鄉,
便決定將牠送回山中食物充足之處,
鄭重地告別。
自此,魯凱族人不但不會再去傷害雲豹,
還把自己當成雲豹的民族,以雲豹為尊。
其中,泰雅族占卜鳥的故事就像是民間信仰,
他們透過希利克鳥的叫聲或飛行方向,
來判斷吉或凶,
百姓也透過擲筊詢問神明;
布農族憤怒的百步蛇,也教人誠、正、信、實;
魯凱族雲豹的頭蝨家族則懂得飲水思源。
不是文字紀錄的故事,
無形之中也說明了身教的重要。
█▒ 漂流來臺的古典文學
Classical Literature Drifting to Taiwan
1662年明鄭時期,沈光文漂流來臺,
古典文學在臺灣萌芽;
不久,鄭經(鄭成功大兒子)
和陳永華建立的教育體系,
為古典文學奠定了基礎。
清領時期的臺灣文學多為「遊宦文人」所寫。
他們因旅遊或任官而來,
以「覽異」的眼光看待臺灣與「中原」的不同,
海洋經驗、氣候、物產的描述最讓人驚豔,
如高拱乾的臺灣八景詩。
清代中期著重描寫臺灣風土民生、社會狀況。
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臺灣,
悲憤是日治初期文人的寫照,
有人選擇西度中國,
而留在臺灣的文人,則迂迴面對殖民統治,
留下豐富的作品。
「臺灣八景」為:
安平晚渡、沙崑漁火、
鹿耳春潮、雞籠積雪、
東溟曉日、西嶼落霞、
澄臺觀海、斐亭聽濤
海岸沙如雪 漁燈夜若星
依稀明月浦 音樂白頻汀
鮫室寒猶織 龍宮照欲醒
得於烹醉後 何處曉峰青
同場加映:
甲午戰爭戰敗原因(影片)
甲午戰爭會輸,可不是武器不好(影片)
從兩國人才培育說起(影片)
█▒ 英國人帶來的白話字拼音系統
The vernacular Pinyin system brought by the British
十九世紀下半葉,臺灣除了有古典中文,
也出現了「白話字」
這是英國傳教士引入、
運用拉丁字母拼寫臺灣化的拼音系統。
1885年,臺南的巴克禮牧師創辦了
<<台灣府城教會報>>
全部用白話字刊載新聞,
是庶民讀寫的重要里程碑。
日治中期,白話字的影響力持續深化。
1924年,臺灣文化協會決議,
將推廣白話字列為重要工作。
蔡培火創立的「臺灣白話字研究會」,
林獻堂、林攀龍父子開辦「霧峰一新會」,
都積極推行白話字。
白話字一直沿用至今,
即便1969年<<台灣府城教會報>>
在政府的「國語運動」政策中停刊,
但白話字仍在民間留用,
並為解嚴後的母語文學作品打下基礎。
白話字互動遊戲 : 將所有文字轉換成白話字。
蔡培火在1920年代積極透過羅馬字,
推動啟蒙、文化運動,
提出當時臺灣人最需要的「十項社會教育」,
以啟發吾土吾民之心。
全書分十項要點逐一敘述,
論述宗教、人生、何謂臺灣人、
女性、文明等觀念,
殷切之情昭然可見。
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
Thomas Barclay(湯瑪斯 · 巴克禮)
1885年創辦的台灣府城教會報之發刊詞,
他再發刊詞中提到漢字難學,
為了傳達教會消息方便,
並兼有教育信徒的使命,
故採用本土文化廈門音白話字印製報刊。
連結: 白話字完整介紹
█▒ 臺灣文學館線上展覽介紹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Introduction
擁有全部展覽的圖片及文字紀錄,
是非常完整的靜態觀展,適合一個人安靜的閱讀!
基本上兩邊並沒有差別,多了語音導覽的功能,
只不過是Google小姐配音,
很適合想一邊做事、一邊當背景音樂聽的人。
另外也有英、日語版本,
可以介紹給你的外國朋友聽,他們會很有興趣!
█▒ 作家星圖
Writer Relationship
最後則是這系列裡面,個人最喜歡的功能。
作家們如星星般在牆面綻放,
讀者只要動動手,
就可以展開來了解每個作家的流派、
關係和作品與相關的一切。
可以了解自己喜歡的作者,
他的生命歷程,還有他跟誰有關係,
是為什麼互相影響,很有趣!
同場加映: 戲劇大師李國修謝幕的故事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