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 展覽 | 藝文活動資訊分析 | 臺灣文學基地 | 不願被消失 | 消失的建築物,是歷史的集體失憶 @這裡創見藝文 Here hearR art
消失的建築物
是歷史的集體失憶
@這裡創見藝文 Here hearR art
◔
◥分類
◕
(忠孝新生5號出口附近)舉辦的常設展,
講述曾經生活在這的日本人,
及接收台灣的國民政府,
居住在這老舊日式宿舍的故事,
和它20多年來,
歷經保存、修復、再造及險遭拆除的過程。
這些差點就「消失」的歷史,
有幸被保存下來,
讓文學再次賦予它新的使命,
被人們重新看見。
臺灣文學基地的活動是上一篇,
駐村作家體驗的延伸,
持續在這裡以文學讓更多人走進來。
「不願被消失」以展覽的形式,
擬人化的替建築物發聲。
雖然表面上剷除的只是一幢老舊建築物,
實際上是將語言、習俗、文化,
一同連根拔起,造成對歷史的集體失憶。
建築物是故事的載體,
很難想像拿破崙沒有凱旋門、
米開朗基羅沒有西斯汀禮拜堂,
這樣驍勇善戰的故事少了趣味,
世界上也可能少了幾幅壁畫
<最後的審判>、<創世紀>,
所以舊建築該如何賦予它價值,
是我們現在也是未來要持續耕耘的地方,
使其存在有必要性。
回到「不願被消失」活動本身,
我們就要來思考,
日治時期的建築及街景在現今的臺灣社會,
擁有什麼樣的價值,
為何要展覽這項目讓百姓知道?
目錄
日治時期的街景與日常
最初始的樣貌
已消失的文化地景
█▒ 日治時期的街景與日常
Daily life of, 895-1945,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重繪東門城外:日治時期的街景與日常 |
簡述:
日治時期,台北東門城外的區域,
以東門町、幸町一帶為主要範疇,
是日本人教導青年、培育平民人才的場域。
今天的濟南路,
是日治時期的「學校街」;
一旁的齊東街,則是東門外歷史最悠久的古道。
藉由重繪街景,
了解原來這裡以前是校區,
是培養莘莘學子的地方。
看看戰爭末年,他們談論什麼、如何過日常生活。
然後呢,為何要展這個?
商業面向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避免現代人對歷史的集體失憶。
集體失憶會造成的結果,
是我們無法鑑往知來,
避開前人嘗試過的危險。
畢竟經驗法則會篩選出幾條正確的路,
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換個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說法,
AI人工智慧,當我們給它越多資訊,
待它被演算法演繹歸納後,
會有一套(大數據)規則。
歷史就像是給AI的資訊,
經驗法則則是演算法,
巨人的肩膀則象徵大數據,
告訴你走哪條路最好。
所以展出這些資訊是有用的,
幫助我們思考,進而到決策。
文學面向
在地文學故事 |
文學則較為直觀,為了故事而生。
居住於此的作家們,書寫了在地場景,
將在此生活的一切,貢獻於文化事業。
有些人因此長期定居下來,
出了一些影響後世的文本;
有些人則曾經在此短暫求學,
而求學經歷改變他的世界,
寫進了後來的故事。
如果說家是乘載現實生活的載體,
文學或是藝術作品,就是建構虛擬世界的精神糧食。
兩者都很重要。
█▒ 最初始的樣貌
Original appearance of Building
日式宿舍袖珍模型 |
展區內有另一「不願被消失」的物件,
再次攫住我的目光,齊東舍的袖珍模型。
有趣的是這並非現在齊東舍的內部樣貌,
是當初設計給日本官員、家眷使用的宿舍內部。
二戰後,日本戰敗,
殖民地臺灣由國民政府接收,
其中就包括此地的公、私有日式宿舍群。
原先的拉門隔間、榻榻米、玄關、台階、外廊等,
為符合入住者的使用習慣,
改建成中式的室內陳設,
融匯出與戰前大相逕庭的日皮中骨面貌。
復甦計畫讓我們了解到,生活還有其他形式。
我們已經太習慣現在的生活格局,
甚至家裡長什麼樣子都大同小異,
沒有思考過現在的擺設、路線、材質、功能,
是否為我的理想形式。
因為我們鮮少有機會經歷其他種生活方式,
就無法比較哪一類適合自己。
當有機會能夠看到不同面貌的內部設施,
才能思考自己想要、適合哪一類型。
█▒ 已消失的文化地景
Vanished landscape
消失的文化地景 |
近年來台灣各地都會的集中發展,
加速了開發的腳步,
許多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地貌,
面臨改變的命運,
不少原本不起眼的老屋或聚落,
一個不經意,即被剷為平地,蓋起了新房。
被消失的文化地標,分別是
嘉義郡役所
基隆車站
淡水戲館
高雄鹽埕金鵄館
新竹廳舍
西門町新世界館
臺中縣知事官邸
大稻埕江山樓
這些建築物是上一代人的回憶,
如果換做是以下被消失,
我們應該也是會驚呼,怎會如此。
清境農場
竹山紫南宮
法鼓山農禪寺
奇美博物館
臺南美術館
巴黎聖母院
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
巴黎羅浮宮
紐約現代美術館
紐約古根漢美術館
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
還有哪些是消失後,
讓您後悔沒有再去一次的地方,
請在下方留言跟我們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