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 講座心得 | 藝文活動資訊分析 | 閱讀畢卡索Pablo Picasso | 以<格爾尼卡>反思現代社會的狀態 @這裡創見Here hearR藝文blog
以格爾尼卡
反思現代社會的狀態
@這裡創見Here hearR
藝文blog
◔
自從上次參加完畢卡索的講座,
便時不時想起、刻意被想起<格爾尼卡>這幅畫。
因為我們每天可能都有某些時候會接觸恐懼,
疫情的關係,
搭個捷運擔心他人的咳嗽會噴出飛沫;
走在馬路上的人沒戴口罩,
你不知道他在哪裡工作,接觸過什麼人,
也不清楚他對疫情的態度是不是很隨便。
回到家看新聞時也是,
又有人自主管理時段往外跑、
又有什麼東西因為各種理由被下架,
因人、利益關係而起的行為暴力、言語暴力,
令我不時想起這幅畫。
◕
◥分類
目錄
<格爾尼卡>是什麼?
<格爾尼卡>有什麼意義?
反思現代社會的狀態
█▒ <格爾尼卡>是什麼?
What is Guernica?
格爾尼卡Guernica |
來源維基百科
畢卡索在1937年6月完成的作品,
當時西班牙內戰中,
納粹德國受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之邀,
對西班牙共和國所轄的格爾尼卡城,
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地毯式轟炸。
當時畢卡索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委託,
為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區繪一幅裝飾性的畫,
從而催生了這幅偉大的立體派作品。
有個有趣的小故事,
二次大戰德軍佔領巴黎時,
畢卡索在畫室內閉門作畫,
當年冬天,天氣嚴寒,
德國大使送他一批燃料,
卻被他拒絕,並回答:
「西班牙人是永遠不會感到冷的。」
臨走前大使看到一張格爾尼卡的照片,
問畢卡索:「這是你畫的?」
畢卡索回答:「不,是你們畫的!」
我很懷疑,戰爭期間的德國軍人,
能容忍畢卡索如此傲慢的回覆,而沒有把他殺掉。
<格爾尼卡Guernica>是一幅超巨大布面油畫,
349 cm × 776 cm,
這幅畫僅使用了黑色和白色,
和廣泛的灰色油漆。
畫的中央是一隻死去的馬和一位拿著燈的婦女;
右邊是著火的房子和尖叫的女人;
左邊是一隻公牛,一位婦女還有她死去的兒子;
而畫的核心是那死去仍握著斷劍,絕不屈服的武士。
█▒ <格爾尼卡>有什麼意義?
What does Guernica stand for?
畫面中的牛代表暴力、馬代表人類,
因為在西班牙一般人心目中,
鬥牛場上出現的公牛,
往往代表著妖怪、惡魔等黑暗勢力,
所以畢卡索以牛來代表著無視人民疾苦的殘暴政權,
以馬象徵被公牛咆哮的人民。
放至今日社會來看,
國際對立、政治迫害、性別議題,
無一不是加害者、網友、受害者的關係。
畢卡索從戰爭層面表達暴力對人類的影響,
今日的我們又何嘗不能以
<格爾尼卡Guernica>代指各種暴力行為?
█▒ 以<格爾尼卡>反思現代社會的狀態
Thinking Guernica for reflection of society
雖然現在沒有戰爭,但藉著網路之便,
暴力還是隨處可見。
只是規模從槍林彈雨的轟炸,
變成行為、言語暴力。
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福灣巧克力、臺虎啤酒,
兩方角色及網友也展示了<格爾尼卡>的意境。
從福灣事件來看,
福灣是畫面左邊象徵暴力的牛,
受害者是畫面左邊尖叫的女性,
而上方看起來像眼睛的則是網友,
以事不關己的態度,
自以為客觀的再討論所發生的一切。
換個角度再看一次。
受到波及的產品被下架,造成產線停擺,
員工的生計因此而受到影響,
變成畫面右方看著房子著火,尖叫的女人。
網友則像是代指暴力的牛,
無差別攻擊主事者,
卻忽略事件背後被影響最大的人。
<格爾尼卡Guernica>就像一幅照妖鏡,
照在不同的角色身上,
會有不同的故事投射。
我認為大家都沒有錯,
因為他們所認知的真相,
早已被他們對真相的期望所扭曲。
二個版本為各自的族群添上不同面貌。
在受害者是女性的版本中,網友英勇而理直氣壯。
在受害者是福灣的員工中,我們同情,但避而不談。
就像黑澤明導演的電影《羅生門》,
人們相信的,是自己所期望的現實。
也因為這樣,
各自角度的世界無法相容,
便用暴力來取得自己想要的。
<格爾尼卡Guernica>的象徵手法,
讓我想起一部電影,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用動物的角度來說故事,看起來好像還好。
但如果把動物轉換成人,
會讓你不敢相信,人性這麼可怕。
這幅畫今年84歲了,
代表過去84年來的教訓我們仍然沒有記得。
不過不用氣餒,畢竟
歷史給我們唯一的教訓,
就是我們無法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Comment...